4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精神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湖北推動三大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建設三大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安排,是落實湖北建設構建全國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重要舉措。作為三大都市圈之一,宜荊荊都市圈如何進一步加快高質量發展?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汪元程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宜荊荊都市圈緊扼長江咽喉,肩挑武漢和成渝兩大都市(經濟)圈,未來將成為全省區位優勢最明顯、人口資源承載力最強、產業基礎最牢的區域之一,具備“千萬級人口、萬億級GDP、70%城鎮化率”的潛力。
下一步,宜荊荊都市圈將以互聯互通為先導,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以產業合作為重點,以民生共享為抓手,加快實施沿江高鐵、荊荊高鐵、呼南高鐵、當枝松高速等項目,著力優化區域人口、資源、產業、城鎮、基礎設施和生態等一體化布局,著力培育國家級“宜荊荊”磷化工產業集群,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和核心基地,共建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和“宜荊荊”科創大走廊,加快推動同城同福利、資源共享和“跨市通辦”,共同打造“長江中上游重要增長極”。
推動宜荊荊都市圈發展成勢見效,城鎮化發展至關重要。發布會介紹,宜荊荊都市圈的發展,是宜昌、荊州、荊門三地圍繞“一體化目標”相向而行,推動人口、資源和產業加速集聚的過程。在城鎮化發展方面,三地形成了四點共識。
一是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和發展能級,引導三市主城區逐步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規劃到2027年,都市圈常住人口940萬,其中三地市轄區人口450萬。
二是不斷強化關鍵節點的支撐功能,打造農業轉移人口和外溢勞動人口回流的重要平臺。重點打造宜昌東部未來城、宜昌高鐵新城、荊州關沮新城、荊州經開區·臨港經濟區、荊州高新區·高鐵創新城、荊門高新區、荊門漳河新區七個關鍵節點,加快構建“極核引領、軸線帶動、多點支撐”的網絡化、多層次都市圈城鎮空間發展格局。
三是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城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力爭到2027年,“當枝松宜”百強縣市聚集區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元,宜都、枝江進入全國千億50強,當陽、松滋躋身全國百強縣市。
四是因地制宜發展小城鎮,培育布局合理、疏密有致、融合一體、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協調互動的小城鎮集群。重點建設6個都市圈綜合節點城市、5個縣域中心城市和38個重點鎮。(記者付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