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納涼公交、司機之家、愛心冰柜、愛心驛站等在宜昌街頭各種“花式”出現,憑著降暑納涼的靈魂“多件套”,讓宜昌在經歷嚴峻“烤”驗中,答出了文明城市的溫情與氣質。
以上善舉并非偶然,早在2022年夏天,宜昌的納涼公交就得到了央視聚焦,各大媒體紛紛點贊,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社會各界的支持。今年,宜昌再次優化服務模式,不僅把公交納涼范圍進行了延展,還拿出了開設了建設工地納涼點、火車站候車納涼點等一系列舉措。這份席卷全城的“花式”送清涼,源于與一線群眾的美好約定、雙向奔赴,源于新媒體、自媒體、網絡媒體的助力加油,更源于宜昌市政府“沉浸式”互動、前瞻性引領,將愛心避暑以最貼心的狀態送到了基層一線!由此可見,服務民生無所謂事大事小,盡好為民之責,為好服務之業,就要聚焦群眾心坎坎上的事,深挖群眾心窩窩里的難,一以貫之為人民群眾服好務,千方百計為他們解難題、謀福利,于細微處見證真心,于平凡時流露真情,抓好“小支點”,于細節上彰顯為民服務大情懷。
抓好“小支點”,要樹牢細思維。思維習慣決定一個人的行動習慣,在堅持大項目引領大發展觀念的同時,要樹牢“細”思維,一手抓宏觀“蓋房子”,一手抓微觀“裝房子”,多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立場,抓住百姓在細枝末梢上的關注點,記住“挖井不忘吃水人”,不光要挖井,讓群眾取水便利、飲水甘甜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要多思群眾所思、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統籌考慮當地群眾出行、生活所需,教育、醫療、就業、生活所求等各方面細節上的需求,傾盡全力予以解決,通過解決小問題、小事情,讓群眾對項目放心、對服務舒心、對發展上心。
抓好“小支點”,要掐算精心賬。算賬是檢驗服務群眾工作做得到位不到位的有效標尺。鄉村振興工作做得好不好?算一算群眾收成增長了幾何,算一算房子多蓋了幾間,算一算產業發展了多少就能看出來。服務群眾也是這樣,要結合自己的崗位實際,精心建立一套臺賬,把群眾的民生訴求記下來,把群眾的所思所想記明白,記清楚要為群眾辦幾件實事,解幾個難題。每隔一段時間翻翻“賬本”,精掐細算看看辦完了幾件?幾件正在辦?還有幾件沒辦?辦完的盯住成效常態促進,正在辦和沒有辦的抓緊時間加快進度。年終對對賬,及時總結上年工作,建立來年賬本,隨著賬本越來越厚,民心也就守得越來越實。
抓好“小支點”,要做好小事情。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在事外人看來,市政道路逢雨積水、引導牌模糊、圍欄損壞,老舊小區墻皮脫落、墻體滲水、插座沒電、水氣不暢,公園內管理不規范、寵物咬人、樹木枯死、荷塘防護欄脫落等等都是小事情,但對于當事群眾而言卻是影響生活生產的大問題。這些細枝末節處理不及時,很有可能會直接影響政府機關、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整體成效,“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最終導致形象在群眾心里大打折扣。這就要求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一方面,做好群眾身邊人,暢通問題反映渠道,對群眾各種訴求,用心解釋、用情說服、扎實解決,最大限度讓群眾滿意。另一方面,做好群眾貼心人,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從細處著手、從實處著力,做好小事情,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行善舉,細微之處見為民真情,只要用心,小支點也可彰顯大格局!
作者:當陽市交通運輸局 劉方
特別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三峽宜昌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