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農旅賦能助深山小村“破冰突圍”

2023-08-01 12:33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胡興軍  審核:閔娜

天賜“涼”機,帶火了避暑經濟,也帶熱了鄉村旅游。兩河口鎮香龍微度假地位于秭歸縣西南腹地,海拔1088-1888米,7月28日,該地舉辦“露營納涼 來香龍浪”納涼節,四千余名游客逃離暑熱,共赴清涼,僅活動當天,就帶動13余萬元的旅游消費。

招“蜂”引“蝶”,百姓增收就業有了新方向

“沒想到香龍這么熱鬧,早上現摘的100斤脆紅李已經賣完了,我喊我媳婦兒這會兒趕緊再摘點送上來賣!”云盤村果農老鄭高興地說。

活動當天,集市區人頭攢動,琳瑯滿目的商品引得眾游客流連忘返。果農販賣李子、桃子等現摘的新鮮果蔬,周邊農戶擺攤售賣炕土豆、烤腸、燒玉米等熟食。特色農產品艾條艾柱、高粱酒等吸引著游客的目光,冰粉、鮮切西瓜、奶茶攤位前排起了長隊……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共有30余家市場主體赴香龍村“趕集”,大部分為本村或鄰村農戶,僅一天的營收就達到10余萬元。

如今,香龍微度假地的建成已經為當地居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可能。“村里辦了民宿,我應聘成為了客房保潔員,可以直接在家門口上班,工資也不錯。”脫貧戶鄧大姐興奮地說。

年初,香龍村開展了家政服務培訓班,目前民宿運維聘用了4名村民作為客房保潔員和環境維護員,其中有3名是脫貧戶。據村書記譚本杰介紹,未來,在開展更多就業技能培訓的同時,也會根據度假地項目開發吸收更多村民就業。

變“閑”為“寶”,集體經濟壯大有了新思路

記者走近“香龍山居·木兮小筑”民宿,造型古樸,仿佛穿越回舊時光,充滿設計感,民宿一樓的農耕博物館還收集了許多老物件,氛圍別致。

“難以置信,這里原本是我讀小學的地方,沒想到建成這個樣子了。”回鄉避暑的譚大爺感慨。

今年年初,香龍村積極對上爭取資金,將閑置的土坯房小學校舍改建成民宿和農耕博物館,將兩棟閑置農房改造成特色民宿,利用荒坡、溝渠地形配套打造露營基地、燒烤基地、親水樂園、射箭、草坪KTV等特色項目,因地制宜構建“民宿+露營+互動體驗+生態康養”鄉村生態旅游項目,通過集體經濟合作社自主經營。

“香龍山居”民宿共計開設房間13間,活動當晚,從 128元/晚的主題民宿到588元/晚的套房全部被訂滿,燒烤臺、帳篷臺租賃也異?;鸨?,共計營收3余萬元。

香龍村是典型的高山村,森林覆蓋率高,環境優美。“村內旅游資源豐富,我們一直堅信通過發展綠色生態經濟能夠增收致富。同時每年前往香龍山祈福的游客2萬余人,我們不斷完善吃住娛配套設施建設,吸引更多游客在我們村內休憩消費,會為富民強村帶來巨大助力。”該村黨組織書記譚本杰介紹。

串“珠”成“鏈”,流域綜合治理有了新發展

“生態福地香龍山,一腳踏三縣,風光秀麗,民風淳樸。山頂奇石錯落有致,薄霧輕繞,時有一縷斜陽光顧,似人間仙境,可放空心境,賞云海日出、晚觀夕陽丹霞。”無數前往香龍村游玩的游客留下了文章詩句,令人心馳神往。

香龍村的農旅發展是該鎮積極踐行“兩山”理論、探索流域綜合治理、推動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鎮推出了云盤花卉基地、香龍避暑納涼圣地、云臺荒攝影天堂生態游微度假地。

兩河口鎮位于秭歸縣清港河流域。清港河流域為縣內長江一級支流,流域覆蓋沙鎮溪、兩河口、磨坪和梅家河四個鄉鎮,繪成一幅和美鄉村新藍圖。

為探索清港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四鄉鎮成立首個跨鄉鎮的“共護長江”黨建聯合體,以資源共享、聯合共建的方式,以“全域旅游”帶動“全域振興”。目前已推出“一水三庫、百里畫廊”“秭歸屋脊云臺荒”“神秘懸棺群”等“十大景”,高山泉水魚、吊鍋坨坨肉、果木烤羊等“八大菜”,串“珠”成“鏈”,正在不斷吸引游客前往環清港河流域旅游線路,農旅發展前景良好。(通訊員 鄧爽 周揚)

熱點專題
人人摸人人操,国产一级一二三级无吗视频,在线观看av高清无码,国产高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