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張偉
入伏以來,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室內打開空調享受涼意,最近因吹空調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患者明顯增多,我們稱之為“空調病”。
所謂的“空調病”又稱空調綜合征,指長時間在封閉的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不佳, 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乏力、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一般表現為疲乏無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頭痛、腰痛,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可引起口眼歪斜。尤其多見于老人、兒童及婦女,長期在空調房工作、生活的人群。
盡管吹空調可能會引發“空調病”,但這并不意味著夏天就不能吹空調。對于“空調病”來說,防大于治,只要有所節制,是可以避免疾病找上門的。對于長時間未使用的空調,在使用之前應進行全面清洗,尤其是空調濾網和蒸發器肋片。吹空調要把握“適度”原則,避免過度使用空調,一方面是溫度要適度,建議不低于26℃,另外時間要適度,在空調房間內待的時間不宜過長,每天應定時關閉空調打開窗戶,一般為2小時開窗換氣一次,保持新鮮空氣流通,也可以在空調房內放一盆水,提高空氣濕度。
另外,還需適當做一些戶外運動,注意選擇合適的環境,多排汗以增強身體免疫力,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空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