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全局奔赴使命 主動作為爭當尖兵——中共宜昌市委七屆五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發言摘登

2023-08-06 08:55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羅丹燕  審核:肖雨琴

實施區域戰略 全力進位增效

市發改委

上半年,宜昌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42.1億元、增長6.4%,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偟膩碚f,項目投資擴量增效,產業發展量質齊升,市場活力持續增強,發展成效整體向好,重大戰略全面起勢。

當前,經濟恢復還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投資后勁存隱憂,工業經濟困難多,房地產業下行快,財政收支緊平衡。

下一步,一是要謀勢布局,深入推進重大戰略實施。深入實施“雙碳引領、樞紐賦能、強產興城”發展戰略,高起點謀劃建設伍家崗城市新中心和東部產業新區。全面開展小流域綜合試點。謀深謀細三峽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和三峽新區,爭取上升為國家戰略。落實《宜荊荊都市圈發展規劃》,加快推進259項年度重點任務。搶抓三峽工程進入運營期及水運新通道建設機遇,深化與三峽集團全方位合作,積極籌辦中國綠色能源發展大會、全國長江大保護現場推進會。

二是要借勢用力,搶抓機遇爭取政策紅利。搶抓國家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機遇,積極爭取促進民間投資引導專項。把握國家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等政策機遇,推進城區“五大片區”房屋征收,綜合盤活房地產市場。用好國家支持自貿試驗區發展、增加國際航班、保障中歐班列穩定暢通等政策紅利,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三是要乘勢奮進,抓實抓牢投資項目建設。加強項目開工率、納統率、竣工率、用電量、用水量“三率兩量”調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緊盯932 家跟蹤在談項目,加強點對點跟蹤洽談,爭取項目快簽約、快落地。開展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試點,以宜昌實踐為全省改革探路。

四是要聚勢賦能,促推實體經濟加快發展。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實施工業經濟“賽馬制”,推動??菩略?、楚能新能源一期、欣旺達東風一期、興發硅基新材料等重大增長點如期投產達效。持續開展主題促消費活動,激活汽車、家裝家居和電子產品消費。加強后備企業摸排,推動“四上”主體總量、質量、體量再突破。做好穩就業、穩物價、糧食能源安全、安全生產等工作,全力推進十大民生項目,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統籌謀劃 高效聯動 勇擔使命

宜昌新區建設推進辦公室

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以“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加快打造世界級宜昌”為目標,明方向、謀項目、建機制,著力開好局、起好步、出形象。

“學”,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促進觀念大轉變。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市委關于城市集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及專家組研究成果,加快推動理念升級、思路升級、能力升級、作風升級。

“謀”,以國際視野精品意識打造世界級標桿。一是站位全局強化頂層設計。將以錨定“世界級、典范城、雙集中”的總要求,以“綠色低碳、集中集聚、山水共融、創新活力”為總思路,著力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優化城市空間形態、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壯大城市樞紐能級、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擦亮城市文化品牌。二是集中集約強化規劃引領。堅持“優化、集約、聚集、融合”發展思路,以高水平空間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構建“一城一區”空間形態。三是凝心聚力推進專項課題研究。

“干”,務實創新敢闖敢拼建設世界級宜昌。樹牢“一盤棋”思想,全力做好“定盤子、畫框子、拉格子、布棋子”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一批重大先導項目。謀劃推動城市新中心、城市組團快速路網體系等一批基礎性的重大先導項目;布局推動一批高等教育、高品質醫療、高等級文化設施等功能性公共服務類先導項目;招商建設一批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高端商場等市場投資經營類先導設施。

二是加快創新投融資工作機制。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通過城市品質提升帶動區域價值提升,堅持“城市發展、籌資融資”雙輪驅動,圍繞“資源、資產、資金、資本”四大形態,搭建“策劃、投資、規劃、建設、運營”五位一體的城市建設和發展全生命周期投融資運營體系。

三是建立健全抓落實工作閉環。建立健全“日報告、周調度、月督辦、季評比、年考核”工作落實機制,加快推進完成國土空間規劃調整、城市新中心城市設計等工作,同時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項目,啟動開工建設一批先導性、引領性重大項目,強化督查考核剛性約束,確保硬賬硬結。

全力穩增長 聚力強產業

市經信局

今年來,市經信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深入落實“四個重大”推進機制,全力以赴穩增長、謀產業、擴投資、壯主體、優服務,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1-6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一、堅持目標引領,全力抓調度、穩增長。健全日跟蹤、周調度、月會商工作機制,聚焦“四個一百”重點企業和232個工業增長點項目,落實市縣領導包保、分級分類調度。

二、堅持系統思維,全力抓規劃、強產業。堅持布局與功能集中、產業與要素集聚、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定位相適應,制定《推進產業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行動方案》等。

三、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抓技改、增后勁。全面落實“四個重大”推進機制,深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編制28條細分產業鏈發展圖譜,全面參與產業鏈招商。

四、堅持扶小培優,全力抓培育、固底盤。持續完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立1000家“小進規”培育庫和“151”專精特新培育庫。

五、堅持服務為本,全力抓紓困、優環境。扎實推進“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服務活動,重構“雙千”服務平臺,推動出臺“工業九條”等新政策,開展8場“惠企強產創典范”政策宣講。

下一步,市經信局將深入貫徹此次全會精神,著力抓緊抓實四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保目標。強化目標引領和考核督辦,力爭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走在前列。深入推進市領導領銜“四上企業”培育工作,力爭全年凈增規上工業企業200家以上。

二是加力蓄動能。聚焦28條細分產業鏈發展圖譜深度謀劃項目,確保全年謀劃項目過千個、投資過千億,扎實做好“四個重大”產業項目和24個5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的協調服務。

三是聚力優服務。對每月報零和負增長企業,加大紓困解難力度,抓實“一對一”包保服務。常態化開展產銷對接活動,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快落實全市“工業九條”扶持政策。

四是奮力強產業。實施“雙千引領,產業倍增”工程,聚集“3+2”主導產業,構建“12520”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構筑堅實產業支撐。

挺膺擔當建新區 乘勢而上開新局

宜昌高新區

今年以來,宜昌高新區以大項目拉動大投資、以大投資促進大發展,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9.4%、17.9%、26.2%,均居全市第一,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期中答卷”。

一是項目招引碩果盈枝。緊盯“三類”500強、上市公司、頭部企業,持續推進駐點招商、中介招商、產業鏈招商,積極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重大產業項目接踵而至、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全區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0個、協議投資額 572.3 億元。

二是項目建設氣勢如虹。緊扣“三率兩量”等關鍵指標,實行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推進、掛圖式作戰,爭分奪秒搶時間、大干快上趕進度,全力推進總投資約1200億元的106個產業項目加快建設。上半年,全區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新開工18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8個;新投產項目11個。

三是新區開發成勢見效。啟動實施公建及基礎設施項目85個、總投資約200億元,園區功能配套不斷完善,東部產業新區開發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下一步,高新區將聚焦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挺膺擔當、乘勢而上,奮力爭當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努力為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加快打造世界級宜昌多擔重任、多作貢獻。

一是不負厚望,堅決扛牢城區龍頭應盡之責。力爭未來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加速領跑之勢。

二是不負重托,堅決彰顯工業強區應有之為。做深延鏈補鏈強鏈文章,突破性引進一批重量級鏈主企業、關鍵性鏈條企業,推動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力爭未來5年培育形成1條千億級、3條百億級產業鏈。

三是不辱使命,堅決提升新區開發應達之效。力爭到2027年,白洋園區基本建成產業發達、人氣興旺、生態良好的低密度、高品質現代化產業新區。

勇擔新使命 奮力譜新篇

枝江市

今年以來,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枝江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宜昌市委部署要求,堅決扛起長江大保護的政治責任,統籌做好強信心、穩增長、防風險、推改革、惠民生等工作,敢打頭陣、勇做先鋒、爭當標桿,奮力打造全國“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市,爭當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的示范區。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4.7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居全省一類縣第一。

一、始終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方法,著力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切實守住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底線。在全省縣市區中率先編制完成《枝江市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制定負面清單和正面清單,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五條底線”。長江枝江段水質穩定達到Ⅱ類,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二、始終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高效落實“四個重大”工作機制,切實筑牢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突出抓重點的工作方法、抓示范的責任傳導、抓落實的鮮明導向,持續放大區位優勢、樞紐優勢、產業優勢,55個重大產業項目和重大工程項目取得明顯突破,山東??菩略床牧弦黄陧椖窟M度提前1個月,三寧精制磷酸項目提前19天完成一期征地拆遷。上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99個、同比增長67.8%,其中百億級4個、五十億級2個。

三、始終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深入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切實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上半年,全市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60.2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五新”產業實現產值394.7億元。按照濱江控寬度、住宅控高度、開發控強度、路網控密度、城市控色彩“五控”要求推進城市建設,建成區面積達到31.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0.3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6.48%,上半年城市綜合管理工作位居宜昌縣市第一。

下一步,枝江市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積極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宜荊荊都市圈發展、東部產業新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全力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力爭“十四五”末全域工業總產值占比達到宜昌三分之一,努力為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作出更大貢獻。

護好一庫清水 推動綠色發展

秭歸縣

今年以來,秭歸縣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穩健向好”的態勢。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6%;外貿出口增長54.34%。

一是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統領,融入發展大格局。確定了建設“世界級宜昌的三峽生態文明窗口”的目標,制定《秭歸縣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及三年行動方案,細化9個五級流域溪流,謀劃實施111個重點項目。

二是以實施強縣工程為抓手,推動產城雙集中。優化“一主三園”的緊湊型、組團式空間格局。構建以綠色食品、光機電、清潔能源、新型建筑建材和文旅健康為支撐的“4+1"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進西楚食品加工產業園等園區建設。

三是以推進項目建設為引擎,跑出投資加速度。服務業投資增長28.5%,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1.4%。引進新能源船用動力電池包生產線等項目15個。十宜高速秭歸段臨時性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漢渝高速秭歸段工可報告編制完成,三峽樞紐江南成品油翻壩、華新綠色新材等項目加快推進。

四是以激發市場活力為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大力推行“一窗通辦”、服務窗口由64個壓減到16個。加快泰和石化武漢離岸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入選湖北省創新型縣。一系列的重大節會活動拉動消費快速增長。

下一步,一是堅持雙碳引領,做綠本底。健全“共護長江”黨建聯合體,實施三峽庫首區西陵峽段生態修復項目,推進庫區地災防治、庫岸治理工程,筑牢三峽庫區生態屏障。

二是堅持產業集聚,做強支撐。推動“4+1”產業體系集群發展。加快推進電動船舶制造、京能光伏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圍繞產業鏈招商,力爭下半年新簽約招商項目15個以上。

三是堅持城鄉融合,做優載體。高起點規劃建設芝蘭生態康養園、九歌城,提升九里工業園產業承載能力。推進“四個最美”建設,共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四是堅持文化賦能,做活業態。加快推進屈原祠修繕工作,建設特色文化街區,豐富旅游業態,著力打造屈原文化核心體驗區、龍舟灣文旅休閑帶、長江西陵峽旅游黃金軸,爭創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本組稿件由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何冠英 付江山 谷一鳴 整理)

熱點專題
人人摸人人操,国产一级一二三级无吗视频,在线观看av高清无码,国产高清亚洲